日前,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《关于表扬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的决定》(国污普〔2020〕5号),对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、个人予以表彰。我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被评为表现突出的集体,田宜水研究员被评为表现突出的个人。
自2017年,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,我院能环所发挥学科团队优势,由田宜水研究员任主持人,历时三年,承担了秸秆产生量测算任务,制定了《秸秆产生量抽样调查与测定技术规定》,在全国120个县、4070组地块,对稻谷、小麦和玉米等13个作物品种开展原位监测工作,获得了我国东北区、华北区、黄土高原区、长江中下游区、西南区、华南区、蒙新区、青藏区等八大区域13个作物的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,为秸秆理论资源量测算提供有力支撑。
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,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。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6日印发了《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》(国发〔2016〕59号),决定于2017年开展的全国范围内的污染源普查。根据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》,2017年,我国秸秆产生量为8.05亿吨,秸秆可收集资源量6.74亿吨。